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新闻详情

十一届住交会绽放京城 四大殊荣花落海尔地产

2009年12月4日,素有“中国房地产奥斯卡”之称的年度盛典——中国住交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此次住交会以“代言地产先进力量,献礼建国六十周年”为主题,吸引了包括万科、万通、海尔、中海、世贸、绿城、富力、星河湾等众多知名品牌地产企业的参与。

卢董亲临现场
卢董亲临现场

卢董出席论坛
卢董出席论坛

  熠熠星光中,海尔地产集团凭借集成创新倍速崛起的高成长性和优秀的品牌魅力,荣获组委会颁发的四项大奖:2009CIHAF中国住交会房地产名企,海尔山海湾项目荣获中国名盘,海尔绿城全运村荣获特别大奖,海尔地产总经理王强荣获2009CIHAF中国房地产百杰称号。海尔地产集团正以快速增长的综合实力挺进中国地产“第二方阵”。

海尔地产备受媒体关注
海尔地产备受媒体关注

海尔地产展台现场一
海尔地产展台现场一

海尔地产展台现场二
海尔地产展台现场二

海尔地产展台现场三
海尔地产展台现场三

  海尔地产成立于2002年4月,然而真正被世人瞩目却是源于2007年一则轰动当年房地产界的新闻——2007年10月30日,被业界誉为“房地产业思想者”的卢铿正式加盟海尔地产,出任集团董事长兼CEO。

  自那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至今,已过去了两年时间。两年间,海尔地产在卢铿的带领下,汲取海尔品牌优势资源的丰富营养,在风云际会的市场竞争中,完成了管理团队与公司架构的嬗变,更在始自2008年“经济寒冬”的逆境中集成创新,倍速崛起。如今的海尔地产,凭借强大的综合实力成为海尔集团重要的利润增长源,并以“尊享生活之美”的地产品牌文化为世人所瞩目。

  资源集成:演绎品牌的魅力

  作为青岛品牌的杰出代表之一,海尔集团用二十多年的拼搏努力跻身世界级品牌行列,其影响力正随着全球市场的扩张而响彻五洲。为了发展能与海尔这样一个享誉国际的品牌相契合的地产事业,应邀出任海尔地产掌舵人的卢铿无论是从其特殊的家庭背景、文化阅历,还是丰富的人脉关系以及对新地产大局的前瞻把握,无疑是最符合做“海尔的地产”这一使命要求的最佳人选。特别是他首倡“新住宅运动”和“新文化地产”的思想轨迹和实践,以及对于“新东方主义”和“新生活方式”的有益探索,都成为其快速融入海尔文化的重要路径。

  海尔的品牌是中国家电的第一品牌,是中国民族工业的第一品牌,也是中国家电蜚声国际的第一品牌。海尔的家电,以冰箱、洗衣机和空调机为主力,兼有白黑和黑电中的多种产品,还涉足智能技术、太阳能技术、橱柜和卫浴等家用功能产品及家居集成系统。论及金融,海尔拥有青岛银行、海尔纽约人寿、长江证券、海尔财务公司和海尔投资公司,已初步形成国内企业少有的金融系统,具备做“金融地产”的特殊条件。与此同时,海尔工业地产也随着品牌走出国门,截至目前,已在国内外建有总计17工业园区,共占地超过10000亩,工业厂房的建筑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

  对于上述资源,卢铿初到海尔时便认识到了。其时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曾不止一次地对卢铿表示:“希望海尔的地产不是简单地造房子卖房子。”对此,在深度融入海尔文化后,卢铿和他带领的海尔地产逐步认识到,海尔做地产最重要的是用海尔的管理思想来做属于海尔的地产事业。

  在卢铿看来,海尔品牌不仅为地产事业的发展带来了优渥的资源,丰富的机会,脱胎于制造业背景的成熟管理思想更使原本管理较为粗放的房地产企业必须涅槃重生。于是,在初掌海尔地产的那段日子里,卢铿以海尔集团对于地产事业所提出的战略创新、模式创新和产品创新要求为导向,优化公司人才结构,完善管理架构,在发展中形成了一支专业的、认同并尊崇海尔企业文化的具有较强战斗力的队伍。2009年,海尔地产人才储备不断丰富完善,公司中层以上的干部几乎80%来自北京,与此同时,公司产品研发中心也由青岛正式迁至北京,这无疑为海尔地产迎接新的挑战与机遇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海尔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加上海尔地产的文化创新力和管理执行力,使海尔地产走出了一条“集成创新、倍速发展”之路。正如张首席所提出的,海尔地产应当充分利用海尔的品牌和综合优势,用海尔地产人的特殊创新能力,去做为地方“贴金”的事,为海尔集团“争金”的事,并集成和制造有效的资源,通过差异化竞争创造海尔自己的地产品牌。

  创新发展:图存求强的品格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使海尔从一个小型电冰箱厂成长为今天品牌价值连续7年居中国民族企业首位的跨国集团。同时,“创新”二字也正是倍速崛起的海尔地产所不懈追求的品格。

  以“新住宅运动”、“新文化地产”、“新东方主义”等一系列创新思想和实践闻名地产业界的卢铿到海尔后,相继提出了“新生活方式”、“小户大家”、“和谐住区”、“园林景观功能化”、住区的“五个空间”、“第九代商业”和“双核大盘”等一系列新理念。

  在卢铿的带领下,海尔地产在海尔品牌和优势综合资源所提供的肥沃土壤上,不断创新求变,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发展道路。正如卢铿在《因海尔而地产》中所述:

  海尔的地产绝不是单纯的和同行们一起去争土地、造房子和卖房子,而是要提供“美好住居生活的整体解决方案”,要创造“和谐住区”,要实现“两金一资源”,这就要求我们在战略定位、企业理念、价值追求、产品结构、组织架构、等多个方面不懈地去思索、去探求、去创新,去找到我们的“第二条跑道”。

  为此,卢铿带领海尔地产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内部管理两个维度进行了全新的思考,形成了“海尔地产创新发展图”和“海尔地产管理创新图”。本届住交会上,海尔地产携手海尔太阳能、海尔U-HOME、海尔CSG集团呈现的海螺型展厅内,悬挂两侧的“海尔地产创新发展图”和“海尔地产管理创新图”便形象明晰地展现了海尔地产创新求存、创新求进、创新求胜的发展思维,对于行业与企业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以及“尊享生活之美”的企业诉求,受到了专家、业内人士和观众的高度关注。

  卢铿认为,房地产企业本身存在两大系统,一是创新系统,一是网络系统。创新系统涉及到的是战略、品牌、文化、研发和营销;管控系统则涉及到日常的行政、财务、成本、采购、客服及物业等等,而地产企业的创新系统,在创造价值、创造生活和创造服务方面的作用尤其重要。因此,在“海尔地产创新发展图”和“海尔地产管理创新图”两大发展蓝图的指引下,卢铿亲自主持关乎企业创新的五大系统,企业创新脚步更加稳健。

  与此同时,海尔地产的创新发展得到了海尔集团的进一步支持,不仅从金融集团内分化独立出来,而且注册资本金得以增加,企业创新之路更加畅达。

  倍速崛起:实力铸就信心

  2009年,度过经济寒冬的海尔地产乘着政策利好的趋势,迅速地调整策略,倍速崛起,每月的销售收入一直位居本地企业前列,预计本年度会有同比三倍速的增长,呈“一朝崛起”之势。公司前三季度的销售合同额已相当于前六年的综合,而且逐月均衡增长。

  在快速增长的业绩结构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海尔地产与浙江绿城集团在济南创造的全运村奇迹。2007年11月2日,刚开始战略重组的海尔地产迅速取得第十一届全运会全运村的开发权和土地。整个项目建筑面积138万平方米,为配合全运会需要第一期必须完成78万平方米的建筑量,包括2331余套精装住宅和一座五星级喜来登酒店。

  海尔地产携手绿城集团,以非凡胆识、精诚团结和高效工作在短短的一年零七个月间完成了这项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于2009年8月29日——提前“限期”两天,将一个在规模和标准等多方面都媲美2008年北京奥运村的济南全运村项目交付给了山东省和济南市人民政府,同时还实现了开盘十个月就热销20亿元的销售佳绩,创造了中国当代房地产史上的一大奇迹。

  2009年,海尔地产用“迫击炮”(几个旧项目)加“巡航导弹”(济南全运村项目),实现了三倍速发展。目前,海尔地产旗下拥有多个地产项目公司和一个物业管理公司。投资开发的项目由青岛,已先后拓展至济南、烟台、重庆、太原和天津等大中型诚实,呈全国布局态势,2009年,海尔地产预计合同额达到50亿元人民币。

  对于海尔地产的未来,卢铿曾如此说道:

  

  未来的海尔地产可能成就若干大事——形成海尔集团的地产品牌;成为海尔集团主要的利润贡献者之一;成为制造业企业属下最成功的地产企业;中国房地产百强“综合性”指标排名前20位以内,“成长性”指标排名前五位以内;进入房地产销售额“百亿元俱乐部”;形成“高品位、大资源、轻资产、快发展”的模式;创造“第九代商业”;从事金融地产和工业地产等等。

  …………

  2009年,海尔地产的集成创新、倍速发展令业界瞩目,更对其未来充满了期待。海尔一号、海尔·绿城、山·海·湾、家·国·天下、十二院城、大学小城、大明码头等一系列项目的即将面世,必将为海尔地产带来新一轮快速发展的有利机遇。

  张瑞敏在不久前的一次批示中引用了卢作孚先生的一段话——“最快慰的是且创造、且欣赏、且看公众欣赏。”卢铿则将祖父的这句话衍生为海尔地产最新的品牌语言——“尊享生活之美”。

  在卢铿看来,2010年将是青岛地产非常精彩的一年,亦是吸引大量知名企业为之“格斗”的一年。海尔地产将时刻关注市场要求发生变化,倾听人们向后工业时代转化之际文化和艺术方面的需求,创新产品,创新服务,演绎属于海尔地产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