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新闻详情

大学科技园建设与发展有关问题的研究

1、 大学科技园在高校科技产业工作中的地位、作用

   大学科技园是发展高校科技产业的重要载体,是高校实现服务社会功能的重要载体。大学科技园可以把高校的科技成果通过孵化高新技术企业或其他有效形式流向社会,从而有力地拉动高校科研与市场的结合,使高校教学、科研和社会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同时,大学科技园为聚集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提供了基地。大学科技园对高等学校发展有重要作用,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流大学实现社会服务功能和产学研结合的重要平台,是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之一。大学科技园是高校科技创新要素与社会创新要素结合的平台,通过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与发展,加深高校与社会的联系,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2 、高校办好大学科技园应采取的措施办法

   高校科技工作必须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自觉地、坚定不移地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以科技成果推动传统产业改造、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要努力办好大学科技园。在这巨大的发展空间中,通过大学科技园孵化出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高新技术企业,开发出更多的新产品。高校要努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更多的服务,以得到社会更多的支持,在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的同时实现高校自身超常规发展。现在,大学科技园作为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重要载体,已经得到政府、学校、社会的广泛认可。

   大学科技园所依托的高校和大学科技园以产权为纽带,相互支持、共同发展。高校为科技园提供科技资源基础及创新条件,而大学科技园则把高校的科技成果推向市场,同时促进高校的学科建设,促进与高校科研的互动及人才的培养。大学科技园应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其经营权、管理权和决策权的分配根据投资各方的产权份额来划分,高校和其他投资者一样对科技园实行目标控制,而不是过程干预。高校应定位于向大学科技园及园内企业提供研发基地、创新人才和高科技成果的方向上,加强自身建设,营造科技创新和成果孵化的环境与氛围。

   2.1 转变观念,加快科技产业化工作—— 大学科技园所依托的高校应认真学习两部部长的讲话精神,积极转变观念,落实国家政策,把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放在与教学、科研同等重要的地位,积极、主动地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工作。

   2.2 科技资源共享,建设科技园的创新网络—— 制订相应管理办法,使高校把学校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技术服务平台及图书馆、网络、信息等各种资源向大学科技园企业开放,增强入园企业的研发能力,减少企业前期投入成本,降低企业风险。鼓励学校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机构与企业在人员、资本、技术等方面进行全面合作。

   2.3 科研制度创新,带动整个科技园的建设及发展—— 高校是大学科技园发展的根基,在大学科技园的创新活动中具有特殊的活力,因此要积极改革学校的科研政策,鼓励教师及学生(个体)积极参与技术创新和创业,为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2.4 “校企”分开,保证企业事务的独立决策权—— 高校不能将教师或学生创办的企业作为自己的一个行政单位而纳入行政管理范畴。大学科技园内的企业,应作为一个独立的企业,按照市场规则依法运作,按照国家相关政策,明确职务技术成果作价入股后,学校和个人的分配比例,明晰产权关系,确立资产经营中的权、责、利关系,按现代企业制度加以规范。

   2.5 完善考评制度,引导和鼓励创新创业—— 可出台具体政策,允许教师到学校控股或参股的企业里工作,并保留其原有待遇不变,解决后顾之忧,把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列入教师考核指标,对在科技成果产业化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进行奖励,激发创业积极性,给创业者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3 、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业绩应纳入高校的评估体系之中

   高举“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旗帜,坚持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坚定不移地走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协调发展之路,是我国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也是党和国家对高等学校,特别是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基本要求,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建设一流大学,必须走坚持育人为本,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协调发展之路。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才能加速学校的发展。一流大学的综合办学实力主要体现为学术实力、经济实力和人的凝聚力。而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水平。在当前,衡量高新技术水平的尺度大致可以用“顶天”、“立地”来描述。“顶天”就是要创造世界一流的科研成果,“在世界

   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要有自己的特色,做出国际学术界公认的科研成果;“立地”,就是要将科技成果更好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科研成果在国家的支柱产业和主导行业中发挥重大作用。一流大学必须与科技创新、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紧密结合,才能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区域经济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更大贡献。

   建设大学科技园,有利于促进高校的学科建设与发展。建设一流大学的核心是建设一流学科,一流学科建设需要较大投入。依托高校的学科优势,通过产学研结合建设大学科技园,发展壮大高校科技产业,可以进一步支持高校的学科建设,增强高校自身发展能力,更好地培养创新团队,产出更多的科技创新成果,最终把高校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或高水平大学,从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地发展。因此,高校要将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与发展纳入学校整体建设与发展规划,在大学科技园规划、建设和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要切实加强对大学科技园建设与发展的组织领导,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运行管理机制,在人才、技术、装备和信息等资源方面进一步向大学科技园开放,使大学科技园成为高等学校资源和社会资源结合与汇聚的平台。同时,应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将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业绩纳入高校的评估体系之中。